今天看到了一段由 Now 新聞制作的新聞專題節目 — 《香港貧窮問題系列–世襲[教育]》
看過後,真的好想小梁錦松,其實香港的有錢人為維持固有優勢,不停更改遊戲規則。
將直資變為名校主流,推貧窮人仕於門外,自己卻帶其仔仔進入直資學校。
其實政府有沒有想過這是何其不公平呢?
看過有關直資學校每年撥款,就知道直資和津校差距有多明顯。要有關差距亦反映到有教學質素上。
現今教育問題就是十年前教改所制造的出來,為甚麼入學可以世襲加分呢? 為甚麼需要多元化呢? 而多元化是指可以令有錢人有更多更好的選擇?
而最重要的是,能入這些名校並不是由孩子的能力決定,而是父母的家境決定。
看看現在有錢父母需要仔女學多少野,運動畫畫,音樂等等,樣樣要學樣樣要叻;貧苦學生一開始已經輸了,而且輸得很遠,根本無得追。
香港學校制度根本就由教育變為商業,亦即是學店。
教育制道一改再改,理論上負責改的人會相信自己將制度改好,但他們卻用自己的仔女對他負責的改變投下不信任的一票,可憐香港的老師,和沒能力到外國接受教育的學生卻成為試驗品。
而現在我看到的,卻是一個比一個大的問題,學生辛苦,老師更辛苦,而學生亦不覺得能力加強了。
這是由商人主導的後果,不知道甚麼是教育,情況像下面有一班尊業的管弦樂團成員,但負責的指揮的只是一個點一音樂的商人,這種組合有機會奏出好的音樂嗎?
所以難怪中產家庭多數只會生一個,因為供一個仔女的教學用的錢何只四百萬呢?
曾蔭權仲叫人生三個? 有幾多人有能力好似李兆基長子李家傑咁,一次生三個,而又能力每個都俾成千萬去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