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電動車市場現況》提到電動車數目正在上升中,但是依配套依然比較麻煩,今次測試比亞迪電動車幸好有不少快速充電位,所以還可以。
第一次知道有比亞迪這個名字是股神巴菲特入股,後來才知道比亞迪由電池廠轉型為車廠。
不過對比亞迪印象最深反而是爆炸事件,一次發生在深圳,一次發生在香港,被人譏笑為「會爆炸的電動車」,不過平心而論,Testla 也曾試過起火,油車劇烈撞擊後一樣有機會起火,暫時比亞迪車還未在香港發生過嚴重意外,所以電池安全性暫未能評論,而比亞迪汽車的安全問題是在其他方面……
今次企企抽到駕駛的是 e6 豪華版,和普通版 e6 主要分別是
- 電動摺鏡
- GPS
- 彩色 LCD 控制台
其實就不覺得有甚麽大分別了,不過令企企驚訝是使用彩色 LCD 會只限豪華版,這麽基本的裝置也算豪華的話,那麽現在 99% 香港人都使用「豪華版」手機了。

拿車時第一個感覺就是很大架,比一般 5 人車都大,但又細過 SUV 一些。
使用大輪軚,車底與地面的距離亦很高;雖然車身頗大,但入面卻不闊落,後面坐三個人的話略厭迫夾,而且車箱高度不足,企企坐上去時幾乎頂頭,亦因此限制了視野,有時需要低頭才可以看到前面的交通燈,所以坐得或駕駛得並不舒適。
一般日本車後面都會稍稍修身方便倒後時睇位,但是 e6 車身卻比較闊大,如果只用倒後鏡的話就很難泊位,但幸好有倒後攝影機,所以問題不大。
而乘客位的倒後鏡亦有攝影機,方便轉彎時可以看到車頭會否碰撞。
同時車身四角亦有雷達協助,當太靠近其他物件時就會響起警告聲。
雖然 e6 好像有很多貼心的防撞設施,可能各位認為應該不易弄花,但實際上這部車完全不夠軚!車身多處花痕全部都在停車場弄花!
平時日本車可以轉到的彎位,e6 需要多手軚才行,在停車場根本每一個彎位都是技術的考驗;尤其傳統每個泊車層數都是半層的舊式屋邨停車場,遇著需要「偷位」的位置泊了架七人車,難度就更激增了,雖然乘客倒後鏡有鏡頭,但在這種彎位可以說是毫無用武之地,而司機對角位置又很難看到,車身又闊又較長,就得前面,後面就未必過到,每次都泊到一額汗。(其中一個租客就就因為就到前面,後面就刮花了)

在駕駛體驗上,雖然 e6 將電池放在車底,但是實際上重心依然偏高,轉彎時離心力較高,穩定性始終差一些,較高速轉彎時感覺有些危險。
還有可能因為電動車的電池很重,所以 e6 的 brake 反應比較慢,比普通油車(如朋友的 Mobilio)需要更長的煞車距離,所以不可以和前車太貼近。
另外,車頭玻璃的 A 字位設計不佳,容易阻擋司機視線。
而軚盤雖然是風油軚,但是不夠「風油」,軚盤頗重,需是用一些力來捉緊軚盤;但同時間,e6 是極搶軚,地面的凹凸會完全反映在軚盤上,突然搶軚真的會捉也捉不住,所以應該用正確的駕駛態度 — 無時無刻雙手揸軚,會比容易控制搶軚的幅度,避免意外發生。
至於避震方面,e6 是使用「賽車級」的避震系統,車輛避震硬得幾乎不覺得有避震,所有路面凹凸的細微高底差都會忠實反映,所以坐得並不舒服。
電動車有一個有趣的體驗,就是動力回收系統,即是車速會為電池充電,踩 brake 也會充電。
當電量低過 90%,只要放鬆油門就會充電,當然代價是車速放慢速度會更快。
所以遇著紅燈,或落斜時,基本上不用踩 brake,車速本身已經會慢慢下降。
試過踩一轉飛鵝山,上波段用了 9% 電量,下波段充了 5% 電,頗好玩。
電子控制完全不行 隨時煞車失靈
電動車對電子處理部份的要求比一般油車更高,因為車身大部份感應器,制動部份,都由電腦控制,但感覺到 e6 的電子處理部份出問題。
另一部 e6,當車輛在斜坡起步時,如果突然急停,就會煞不到車,出現 brake fail,而且會自動由 D 波轉為空波並溜後,需要立即關車,讓 e6 關車時自動拉 handbrake,是一個頗危險的錯誤。
成因是停車–>起步–>停車 時,brake 未完全放鬆就再 brake 會感應錯誤,而出現 brake fail,當然經過車房調較 brake 後就未再有這個情況發生。
不過感應錯誤後就沒有 brake,而且會自動轉空波,明顯是電子部份出問題,就算 brake fail 都沒有理由轉空波,極危險。
之後幾期大使,其中一位就運滯得多,它的 e6 在行駛中沒有 brake,最後炒埋其中一邊,幸好當時只要在停車場落斜,車速緩慢,所以人沒事,不過可能是因為是電子系統而非機械問題吧,所以車房檢查不到 brake 出事,最後那位大使需要賠贘,唯有當破財擋災。
另一位大使則比較「好彩」,部 e6 在紅燈停低後就動不了,最後要拖車。
好彩車房檢查過是 brake 感應器出問題,沒有踩 brake 但電腦以為司機踩了,所以油門沒反應。
由於是車輛問題,所以大使並不需要付拖車費。

(相片由租客提供)
除了大使外,亦有租客在駕駛途中沒有 brake,brake 制超重好像沒著車時踩 brake 一樣,螢幕顯示 ESP 問題。幸好租客大大力踩幾下後又正常,不過已經嚇得一身冷汗了。
至於企企試玩那部 e6,則 handbrake 的電子控制出現問題,後軚的 handbrake 會間中被鎖住,令到車需要更多電才可以維持速度,駕駛完後會出現一大陣?味,有些擔心會起火呢。
需要關車再開車(reboot??),才可以解決 handbrake 的問題。雖然曾去過車房維修,但似乎還未整好,下一任大使都依然出事。
Handbrake 外還有另一個問題,理論上當司機踩 brake 轉 D 波時,會自動放 handbrake,不過實際上,成功率只有約 8-9 成,有時並不會自動放 handbrake.
不過就算沒有放,當踩油門那一刻,e6 都會自動放,所以問題不大,只是不知道這樣做會否傷車。
當然這是租用版,就算傷車也無傷大雅。
還有一個無關安全的錯誤,平時油車會統計一公升燃油行了多少公里,而電動車則會顯示每 100 公里需要用多少電,但這個統計時常出問題,維持每公里使用 0.0kW·h 電量,需要打開車頭蓋,拆開電池(水電)正負極,hard reset 部車(等同電話拔掉電池),才可以令到計算器正常………一星期左右,基本上要每星期都 hard reset 一次才正常。
不過拆電池會有大量火花,bilibala,幾令人擔心,所以 reset 第二次後都是這樣子,就直到還車都沒有再處理了。

QC 是大陸車的死穴
大部份香港人都不太信任大陸車,所以香港市場都以歐洲車和日本車為主,不信任原因主要要大陸車的設計和品質時常出現問題。
由於這部 e6 是租用版,可能有不少租客不會錫車,所以無論軚旁的指揮燈或者水潑都出現鬆鬆地的情況,有時關水潑,向上大力少少掃上去會「反彈」下來,令到水潑反而更快,所以關水潑時手勢要溫柔一點。
而指揮燈則會因為大力了些,或者車身太「鄧」,會令到指揮燈「跌」落高燈位置(將指揮燈輕輕向下推會開高燈)。
這些問題都未曾發生在幾個不同朋友的車身上,即時車齡已差不多 20 年也沒有這問題。
不過這是租用版,不知前面的人如何使用,所以都不能完全怪罪比亞迪。
3 號風吹甩尾翼
但企企那部 e6 都應該可以列入經典,10 月時 3 號風,吹甩尾翼!
事緣當天去了大嶼山,從大嶼山回到市區經北大嶼山高速公路,由於打風已經不敢開得太快,維持慢線行車,突然一陣烈風吹過,尾翼就吹甩了!同行其他車一樣承受同樣風速都沒有問題,而那陣風應該只有約 8 號風程度而已!
不過好彩是那尾翼沒有撞到其他車(尾翼由慢線吹了去快線),否則有排賠,而如果嚴重一點令到其他人出意外,就真的一世都過意唔去。
事後看過損毀情況,發覺其實那些接駁膠位都很薄,所以一大風就承受不了,整個扯開。相信可能設計時沒有考慮司機會在 3 號風 / 8 號風情況下駕車,所以才使用這麽單薄的材料吧。
朋友們都笑說 3 號風吹甩尾翼,那麽 8 號風就可以變開蓬車,10 號風就可能得返軚和坐椅了。




其他缺點
音響
e6 的音響系統也有不完善的地方,首先電台接收很差,很易「沙沙聲」。
而現在多數人都會用電話聽歌,但是 e6 的車載音響並不支援,讀取不到 iPhone / Android 機的 Playlist,車頭亦沒有 USB 頭。
如果想聽歌的話,就需要利用司機和乘客位之間的 3.5mm 插頭才行,這個位置其實亦有一個 USB 位,但是不知為甚麽 iPhone 5s 和 Zenfone 2 都不能順利充電(上一位大使說這個位置能充電但超慢,約 1hr 可以充 1%)。
另外雖然 e6 支援藍牙聽電話,但通話聲超細聲,收音亦麻麻,會建議自備藍牙耳機。
車窗
市面上的車款司機位都會有自動開窗和關窗,方便過收費站,即使十多年前的車種已經有這個基本功能。
但是 e6 只有自動開窗,關窗的話要一直拉起關窗制才行,每次過隧道都頗麻煩。
另外上任大使使用期間,正值炎夏,乘客位的窗邊防水膠邊,似乎因為太熱令到膠水溶化,當車窗退到近底位置,膠邊就會跟著退下來,這個在其他車未見過。
噪音
e6 的噪音不算大,比起油車來說細不少,不過這是先天性。而 e6 的車箱隔音做得差,所以以電動車來說,聲音很大,和 Tesla 相差甚遠;除了摩打聲外,行車中的風聲也很大,感覺上比平時的日本油車更大聲,初時頗不習慣。
充電效率不佳
大部份電動車的快速約 1-2hr,而在同等條件下充電,如慢充,就可以了解電動車的充電效率。
e6 電量為 61.4 kW·h,而 Testa 最低檔的 Model S 70 有 70 kW·h。
雖然比亞迪聲稱用 13A 慢充可以在 48 小時內充滿,但是有其他大使試過,在 1% 電量情況下使用慢充,會顯示需時 84hr 才能充滿;而由於那個預計充電時間一向比實際要短,所以相信最後一定需要多於 84hr 才能完成充電。
Tesla 用慢充的話都需時很久,約 26-28hr 才能充滿,但沒有 e6 那麽離譜。
所以相信是充電電力轉換率低下才導致這個情況。

馬力足,續航力不錯
雖然上面不停批評 e6,但是 e6 並非沒有可取之處。
e6 初時引入以的士為主,不過有的士司機批評馬力不足,續航力低。
不過實際使用後,e6 在 sport mode 下表現有超過 2000cc 油車的表現,上斜絕無問題,馬力充足;但在 Eco mode 下則比 1500cc 車還要弱一些,在城門隧道對落的斜路,即使踩盡油門也會慢慢減速,由於的士司機長開 eco mode 所以說馬力不足吧。
其實就算長期使用 sport mode,開冷氣的情況下,e6 的續航表現也不弱,基本上 200KM 距離不會有問題(已經約沙田至機場 5 次),企企多數行駛了 200KM 後還有 1x% 電量,如果作為代步私家車的話絕對足夠 1-2 天使用,但如果用作搵食車的話,就需要使用 Eco mode 才能行走一更所需的里數吧。
總結
e6 最大的弱點是安全性!一部隨時行車中腳制會隨時失靈的車相信沒有人會去買,另外造功用料都差,竟然可以被風吹爛,不過竟然想賣 $36 萬,相信沒有多少人會願意買;可能BMW i3 續航力只有約 130KM – 160KM,賣 $39 萬,e6 續航有 220KM,所以訂價才進取一些,貼近 i3 的價錢。
不過數個大使私下都認為,這部車相信要壓至 $20 萬,香港才可能會有市場。
不說不知,其實大陸版 e6 只賣 16 萬左右(政府補貼後實價),所以如果賣 $20 萬並非太過份。除了買車外,其實比亞迪都有提供租賃版 e6,價錢方面就不太清楚,但相信會有一定吸引力(起碼不用維修費)。
總體來說,e6 的可靠度和日本車差很遠。
如果問企企個人意見(頭盔),如果自問藝高人膽大、出現突發事情時反應很快,不會在打風落雨的日子用車的話,可以去租車試試身手,但買則要三思了。

雖然有人不幸炒車,但總算保住命仔,一直賭贏了
圖片來自火鳯燎原
- 此篇文章是否有收受廠商撰寫文章費用、行銷費用:無
- 此篇文章內測試商品來源:自費租用
- 此篇文章內的測試商品測試完後處理方式:歸還廠商